BNNER1

心中常有芳华——遂商风采之徐英

2017-08-04
新闻来源: 成都遂宁商会
查看次数:3027


    在红牌楼街区林立的建筑群中,一幢不起眼的青灰色三层小楼安静地伫立在一条小路边,小楼的顶层有一个雅致的生活馆,向阳面的墙壁由大扇的落地玻璃组成,室外有一个大露台,被巧妙地构思成了一座花园,阳光,植被,假山,流水……与室内古雅的家具装饰交合出一种悠扬的情绪,如果这时候再配上一杯清茶,似乎连时间也会在这氤氲的芳气中沉醉了……

    这里命其名曰生活馆,其实更像一个候鸟驿站,在生活馆最靠里的角落里,摆放着一张大桌子,上面成列着一套古色古香的功夫茶具,徐英在成都的大多数接待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坐在主位上的徐英让人觉得殷勤而又直率,她一边熟练地洗茶,煮茶,斟茶,一边与客人们交谈着,显得格外自然从容,她似乎有一种沟通的天赋,宾朋满座,她却能恰到好处地照顾/调动好每个人的情绪,借一杯新茶助兴,陶然乎,不觉日之将午。

    徐英的健谈跟她那不平凡的人生际遇及阅历有关,从遂宁到香港,二十多年间,她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少女变成了一个跨能源,影视,高端酒店集群等多个领域的实业集团掌舵人,她的经历让人觉得传奇而充满某种冥冥中的天意……在交谈中,她刻意地回避着那些人们眼中的高光时刻,相反却更愿意宣讲往事中的艰辛断章和成长中的伤痕记忆,从贫困的童年到求学不得的经历,以及成年后在最环境恶劣的磨砂车间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后来又跟朋友一起开火锅店,每天只能休息四个小时……她仔细反刍着,似乎在叙述一件与自己不相干的故事,可是,作为七十年代生人共同具有的情怀却能深刻体悟到她的言辞里充溢着的那个年代给人们所带来的趋同的经历与阵痛——经苦难打磨过的人生就像被时间沉淀之后的艺术品,值得被永久珍藏和精读赏析。

    娓娓而谈的徐英有一种很难为人察觉的自负。谈到她的产业,能源与酒店都被她轻描淡写地一语带过,虽然以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核心业务板块的能源更能体现她强大的运营实力和雄厚资本,但是她却更愿意讨论一个全新的事业平台,两年前,她收购了北京中视龙慧影视,并在成都组建了坤宁影视公司——徐英的乡土情节在此时显露无疑,虽然在外人看来,故乡并没有给她更多的爱护和关怀,可她却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锁定在了遂宁——一部《青瓷血》的电影正紧锣密鼓地筹措制作当中,这是一个类似于《死水微澜》的故事,以史诗性的画卷将观音故里的风土人情囊括其中,以人们的爱恨情仇为索引,在特定的历史空间中还原遂宁这座城市固有的情貌,沉淀出本真的善与美,从而打造出一部属于遂宁的《边城》。

徐英从不用专业术语或者华丽的辞藻描述自己的观点,但是却以其温婉细腻的表达方式传递出她对于人和事的理解和宽容,“对别人的帮助永怀感恩之心,对不好的事请要学会忘记。”徐英用这样一句质朴的语言这样总结她的人生态度。

    生活馆不算奢华,也少有做宣传,因此知道的人不多,可这并不影响这里的人气,每天,都会有许多政商以及艺术界的朋友专程登门造访,将徐英的时间挤占地满满当当,真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一向用口头禅说自己“没什么文化”的徐英,其实是一个收藏的大家,她的藏室中,以中国名家的山水国画为主——她的人生也像一幅传统的水墨丹青,几抹重彩,勾勒出大幅留白,那是属于她的含蓄和婉约,画意的情致却在眼界之外……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有人迷恋的是知识,有人体悟的是智慧,知识者雄辩扬厉,智慧者知性入微——知性的徐英,恰如一弯溪流,在光阴的浸润中,镌刻出如玉的形貌,打磨出温润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