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乙嘉:忠诚,写在故乡的一草一木间
蒋乙嘉
中共十九大党代表
拱市联村党委书记
十九大代表蒋乙嘉是一位有着近40年党龄的老党员,现任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拱市联村党委书记。
从部队转业后,经过10年拼搏,蒋乙嘉成为了拥有千万身家的成功企业家。原本可以就此过上优渥生活的他却在2007年毅然返乡,在一个简朴到只有一个衣柜、一张硬板床的住所中,开始了“二次创业”。
在他的带领下,10年间,拱市村从一个贫困村,变成了一个幸福美丽新村,户户通公路、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和天然气,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300元变成了15000余元。现已基本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作为一名老党员,蒋乙嘉将自己对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忠诚,以及浓浓的桑梓情,写在故乡的一草一木间。
10年,贫困村变身幸福美丽新村
蒋乙嘉1959年3月出生在拱市村,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小时候的他受过穷挨过饿,后来到部队参军,家境才稍有改善。“每次回乡探亲,看到乡亲们依然生活艰难,就很难过,总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他说。
1998年,他以干部身份复员,放弃安排工作。随后到吉林、黑龙江当了一段时间的装卸工,之后辗转沈阳、北京从事经商活动。
2006年回到北京经营物流配送。军人出身敢想敢干的蒋乙嘉生意越做越大,很快便拥有了数家企业。
2007年8月,蒋乙嘉带着儿时梦想回到家乡,将自己全部2000余万元积蓄用在了家乡建设上。他带领乡亲们修建村公路33.1公里,机耕道75公里,修、扩建堰塘35个、蓄水池50口,修建村级活动中心4000平方米。村里的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12年4月,蒋乙嘉担任了拱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13年11月,当选为拱市村支部书记。
蒋乙嘉深知,要实现脱贫致富,必须依托产业“造血”。为此他专门请农技专家和专业规划机构为村里的产业结构调整“把脉开方”。之后,采取“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在村里流转了2200亩土地,用于发展优质核桃、桃柑柚等经果林、莲藕稻鱼等绿色水产养殖。这不仅使村里长期撂荒的土地得到了合理利用,农民获得了租金收入,还变身为产业工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我们种植的千叶佛莲,很快便发展到了5000余亩,成为全国唯一的佛莲基地。”蒋乙嘉介绍,他当初的设想是“让山上撂荒地变‘银行’、让山下撂荒地变‘粮仓’”,如今这一“风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特色产业基础的逐步建立,使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也有了实质性进展,吸引了一些国内知名企业的关注,村里目前已和天士力集团签订“三七”中药材种植合约,并已种下200余亩三七中药材。
路通了,水清了,特色产业起来了,村也变美了,在国家“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指引下,拱市村近年又挺进了旅游业,正着手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同时,村里还开始了文化产业的探索。“文化产业既是富民产业,也能促进乡风文明。”蒋乙嘉说。
昔日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如今“土地充满希望,鲜花开满村庄,乡亲们过上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
新征程,带领周边村共同发展
2015年7月,在蓬溪县委支持下,拱市村与周边5个村组建了拱市联村党委,负责对联村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进行统一规划,抱团发展,由蒋乙嘉出任联村首届党委书记。
蒋乙嘉上任以和大家一起通过调查研究、考察学习和组织专家论证,依托“五个统一”的推进,来解决农村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
一是将联村村民承包的土地,本着自愿的原则,进行统一流转,村民可获得固定的租金收入;也可以在公司、合作社上班。二是加快道路、水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统一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山上是银行、山下是粮仓”的基本产业结构布局。四是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机耕、机育、机播、栽管、机防、机收、营销,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五是统一利益分配。建立“公司+农户+集体”的三方利益联接机制,由公司负责投入资金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农户以土地入股获得分红,合作社则负责统一组织营销,相应的收益按公司、农民、集体比例分成,最大可能地保护农民的收益。村集体收益部分作为公积金,主要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特困户帮扶和风险调节等方面。
通过举办新春联欢会、桃花节、佛莲文化节等节事活动,来进一步强化拱市联村的品牌塑造。
党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对此,蒋乙嘉表示,“中央的政策表现出了重视三农工作的一贯性,国家近年各种利好政策的出台,对我们既是鼓舞,也是鞭策。”
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对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强化党建对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拱市联村确立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七联七带”发展思路,即构建“1个党委+10个党支部+10个产业党小组”的组织框架,把党员干部聚集到管理层、产业链、攻坚点上。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目前拱市联村除了5000亩千叶佛莲,还发展了莲藕300亩、水稻300亩、核桃2000亩、仙桃500亩、福莲蜜柚1000亩、金薯300亩,蜂业360箱,集中成片的产业经济林木套种模式已基本成型。
“千叶佛莲、中药材(三七)、福莲柚、富硒金薯、生态大米,目前已成为拱市联村的主导核心产业。”蒋乙嘉说。
三是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做好主旋律这篇“大文章”。办好千叶佛莲文化艺术节,建立拱市村影视基地、佛莲文化艺术馆、农耕文化体验馆、民间文化艺术馆。此外,与人合作共建基层干部(党性教育)培训基地、农村改革实验基地,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建设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践行军民融合国家战略……
四是坚持生态立村,发展乡村旅游,让村庄更美丽。拱市村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建设田园综合体、农业主题公园、佛莲谷森林康养基地等乡村旅游项目,并成立了蓬溪县常乐拱市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联村整合了1500余万元资金,对村出入口、景观景点、标识标牌、佛莲文化广场、千叶佛莲精品区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打造,新建拱市联村党群服务中心2200平方米,道路黑化7500米,观光栈道1000米,停车场3个、200个车位、接待500人的乡村酒店1个。
“我们的目标是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力争将拱市联村打造成国家4A级农业景区、特色小镇、产业扶贫示范区,形成集特色农业、旅游、康养、文化于一体的田园观光综合体,成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基地。”蒋乙嘉说。
呼吁对返乡创业者给予专门扶持
时至今日,蒋乙嘉主持基层工作已逾十年,体会和感触颇深。
他表示,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空心化”严重,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土地“抛荒”现象,经济不景气的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也面临了后继无人的尴尬。
蒋乙嘉呼吁对返乡创业者给予专门的扶持。
一是加快制定对返乡创业的激励和扶持政策。近年来,中央和相关部委出台了众多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但主要都是针对传统农人群体展开的,很少直接指向正在崛起的返乡创业群体。
二是给予返乡创业者相应的政治地位和荣誉,引导和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农村基层治理。给予返乡创业者一定的政治地位,条件允许的可以在企业内部成立党支部,或者鼓励他们以荣誉村民的形式参加村“两委”的选举,直接承担起村“两委”的领导职务。
三是搞好规划,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创新投入方式。基础设施网络化的建设,亟需政府在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使用指标、项目资金整合上给予倾斜。通过税收、补贴、贴息等优惠政策,对农业投资行为给予激励和引导,发挥好政策导向与带动作用。
四是加大对返乡创业者经营资金的支持力度。资金紧张是当前返乡创业者普遍面临的问题。金融机构则需切实加大对返乡创业者经营活动的信贷支持力度;需要有关部门建立专项资金,用于返乡创业者的贷款贴息等扶助。
五是整合资源,加强平台建设,建立专业合作社联合体。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经过多年的全心投入,辛苦耕耘,蒋乙嘉不仅带领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还激发、调动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外出务工的许多村民在看到家乡的变化后,也纷纷拿出积蓄或直接返乡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
党和政府的肯定,老百姓的口碑,成了蒋乙嘉一路走来莫大的安慰。2011年,荣获遂宁市慈善先进个人;2012年,获得四川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3年,获蓬溪县道德模范、遂宁市最美基层干部荣誉;2014年,当选全国“最美基层干部”;2015年,被评为“四川省第四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感动遂宁十大人物”,首届四川 “十大扶贫好人”、“四川好人”、“中国好人”。2016年,入选中国共产党遂宁市第七届候补委员、遂宁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同年还荣获了四川省“2016川商扶贫优秀个人奖”、首届“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2017年,当选四川省第十一届党代表、全国第十九大党代表。2018年,当选为四川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被评为全国供销系统劳动模范、四川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大人物与“四川省十大杰出村官”。
2017年10月18日,蒋乙嘉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作十九大报告,并受到习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他当时的议案是提出要挖掘特色农业、文化和旅游资源,努力做到:“规划进村、资源整合、小康提速”,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形成集特色农产品、旅游、康养、文化于一体的田园观光综合体,真正实现“让土地充满希望,让鲜花开满村庄,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羡慕的生活”。
这是他多年返乡创业经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