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质量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2021-07-25
新闻来源: 成都遂宁商会
查看次数:3581


成都一举斩获两项大奖
“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城市”“高质量发展十佳城市”


成都走出一条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成都日报记者 李冬 摄

创新发展

本次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中,成都在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创新发展得到了99.78分。成都改革创新发展的活力和成效显著,从政府数据、市场和第三方评估中都能看出成都创新的力量和能量。

民生保障

“民生保障”是本次高质量发展评估中的五大指标之一,成都在建设宜居城市、推动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方面走在前列,得到99.29的高分。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这是贯穿“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逻辑主线。一个主题、一条主线——深刻回答着未来的中国,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命题。

7月24日,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主办的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重磅发布了《2021中国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榜单,从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营商环境、开放发展以及民生保障五个层面,并涵盖16个二级指标对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景式评估。成都一举获得“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和“高质量发展十佳城市”两个奖项。此外,双流区获得“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城区”和“高质量发展十佳县(市、区)”,青白江区荣获“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城区”,成都国际铁路港因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等表现突出荣获“高质量发展十佳园区”。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成都迈出坚实步履

本次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中,成都在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创新发展更是得到了99.78分。近几年,成都在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全域开放发展和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民生保障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效,“高质量”成为成都建设发展的关键词。

就在颁奖前一天,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是《中共成都市委关于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的决定》和《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一份纲领、一份蓝图,在新起点上开启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履。

“十三五”时期,成都经济总量跨越7个千亿级台阶达到1.77万亿元,排名省会城市第2、副省级城市第3、全国城市第7;GaWC世界城市排名从2016年第100位跃升至2018年第71位再至2020年第59位;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均突破1万亿元;千亿级产业集群增至8个……成都的实践表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培育新动能,以协调发展构建新空间,以绿色发展开辟新路径,以开放发展厚植新优势,以共享发展开创新局面,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上半年,成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02.72亿元,同比增长13.1%,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7%,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为冲刺全年2万亿元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落户世界500强企业305家、居中西部第1;2020年进出口总额6900亿元,在副省级城市中的排名从2016年的第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4位,对欧盟进出口总额较2016年增长3.74倍,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较2016年增长3.84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总额增长29.9%……

当前,成都正处于城市能级跃升期、空间形态塑造期、动力转换关键期、人口结构优化期、宜居生活提升期、现代治理攻坚期,发展呈现出趋势变化和新的特征:城市空间布局由全面增强人口经济承载力向全面提高主体功能区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目标由追求速度总量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城市人口管理由注重人口规模红利向实现人力资源高效协同转变、市场辐射能级由区域性消费中心向国际贸易消费中心转变、市民文化特质由满足巴适安逸向崇尚奋斗创造转变、城市治理重点由集中解决现实矛盾向标本兼治建设韧性城市转变。面向未来,成都坚持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领,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加快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彰显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范例。

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

成都改革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成都改革创新发展的活力和成效显著,从政府数据、市场和第三方评估中都能看出成都创新的力量和能量。”《环球时报》市场中心主任刘远达在现场发言中把成都作为讲解案例。

7月18日,全国首个生物治疗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成都启动,该设施能显著提升我国转化医学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将生物治疗成果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时间缩短30%—50%,未来5—10年内,将支撑50—100个自主创新研发的候选生物治疗产品实现转化。

成都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新引擎、现代产业体系新标杆、创新要素聚集新高地、对外开放合作新枢纽,筑牢战略支撑和物质基础。以成都科学城为核心建设创新策源地,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区和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地,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交叉研究平台、科技创新基地、科教基础设施32个。以高品质科创空间构建创新网络,在66个产业功能区(园区)核心区,建设集研发设计、计量测试、标准认证、检验检测、投融资等服务于一体的高品质科创空间,加快构建产业创新应用场景。截至2020年,累计建成高品质科创空间20个617.5万平方米,带动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1144.5亿元。

前瞻谋划未来赛道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品牌。自2017年成都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转型的战略抉择以来,经过4年努力,新经济企业总量达52.1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120家居全国前列,已有12家新经济企业上市及过会,科创板上市总量与新增数量均列中西部第一,新经济总量指数跃居全国第2位。新经济企业成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建设产业功能区,推动经济工作组织方式深刻变革。聚焦打造“5+5+1”现代化开放性产业体系,构建14个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五链融合”的产业生态圈,建设66个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交通便利、生态宜居的产业功能区。以产业生态圈为链接机制、以产业功能区为赋能平台,产业能级持续提升、创新动能加快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全市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轨道交通、生物医药成为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飞机制造、超高清显示、网络安全等领域研发能力居全国前列。

将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果

具化为高品质生活体验

“民生保障”是本次高质量发展评估中的五大指标之一,成都在建设宜居城市、推动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方面走在前列,得到99.29的高分。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成都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重点,将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果具化为高品质生活体验,全面彰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使命,连续12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推动营商环境政策体系由建体系强基础(1.0版)向全面对表对标(2.0版)再向坚持问题导向(3.0版)优化升级,政务审批服务事项实现100%网上可办、100%最多跑一次、80%以上一窗受理、60%以上全程网办,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加快完善,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也是青年人创业、兴业的筑梦之城。

健全“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558公里,升至全国第4位,打造1018条上班的路和回家的路,建成天府绿道4758公里,锦城湖的运动皮划艇、桂溪生态公园的生活美学空间、青龙湖湿地的永久智慧跑道等点位正逐渐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环城生态带已然成为公共服务带和绿色消费带。

在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模式下,越来越多的异乡客“用脚投票”。“七普”数据公布,截至去年底,成都常住人口达到2093万,近10年新增581.8万,成为全国第四个人口破2000万的城市。(记者 朱小路 李艳玲)

原标题:《2021中国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榜单昨日发布 成都高质量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